首页 实验室介绍 科研进展与成果 研究队伍 开放交流 技术支撑 科学普及 关于我们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百年难题:钱德勒摆动的激发源是什么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1日 【 】 【打印】 【关闭

为了解释地球的钱德勒摆动,让我们看一个最普通的例子。把一个塑胶盘旋转起来抛在空中,除非你技术精良,否则你可以发现,盘子除了旋转以外,还有摆动(wobble)。这是古典力学中非常著名的问题,早在18世纪就被欧拉(Leonhard Euler,1701-1783)研究清楚了[1]。地球也是这样,如果不考虑日月引力作用,除了自转之外,自转轴还会摆动。地球的这种摆动被称为地球的自由章动或欧拉章动。再具体一点,就是“当地球系统在没有外加力矩的情况下,在某种系统内力的激发或驱动下,由于其形状轴和转动轴之间发生偏离,或者由于系统内部物质移动调整,均将引发其自转速度的变化(每天的时间长短---日长发生变化)和形状轴与自转轴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的极移)”。将地球视为刚体,欧拉给出地球自由章动周期是305天。

自欧拉的理论问世以后,就不断有人想从天文观测记录中寻找地球自由摆动的证据。直到19世纪末,才有突破。基于大量的天文观测,钱德勒(Seth Carlo Chandler,1846-1913)在1891年发现了两种摆动。一种是周期为一年的受迫摆动,又被称为周年极移,其主要激发因素是气候变化,如大气、海洋、陆地水、冰川等质量的迁移以及风和洋流等引起的。另一种就是周期约为14个月的地球自由摆动,称之为钱德勒摆动。钱德勒摆动的大小约为0.1~0.3角秒(arcseconds,1角秒对应地面上的距离约为30米),在地球表面的摆动幅度是3~9米。钱德勒摆动是一种自由摆动,在被发现后,产生了三个科学难题:(1)能否定量地解释它的周期?(2)鉴于物理上的任何自由摆动总要受到阻尼,它是怎样弥补这种损耗以维持摆动的?(3)钱德勒摆动的能量耗散到哪里去了?[2]

不久,第一个难题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地球不是刚体,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可压缩的,顶多只能视为一弹性体(确切地讲,地球并不是一个弹性体,它是一个粘滞体)。正是这个原因使地球的自由章动(钱德勒摆动)周期延长到了14个月。至于第三个科学难题,目前也只是一些猜测,认为钱德勒摆动的能量消耗到地幔、海洋或是其他地方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我们在这里主要关心第二个科学难题。

为了对地球的自由摆动进行观测,1899年成立了国际纬度观测局(International Latitude Observatories),因为地球自由摆动的结果会造成地表纬度的变化,因此地球自由摆动也被称为纬度变化。到了20世纪,国际纬度局又被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所取代,并向全球提供地球摆动的数据服务[3]。IERS的目的之一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去测量一下地球自转轴的指向。假如你每次在该轴贯穿地表处(北极附近)插上一个标志,那么多年后,即可描绘出地轴的摆动轨迹,如图1所示。

图1 极移在地表的轨迹

图1给出的是两种观测的地球摆动轨迹。一种观测是从2000年初到2009年6月底,每天所观测到地球摆动的地表轨迹(点轨迹),其幅度有10~15米,其中每点的精度可达到0.05mas(相当于地表1.5毫米)。地球摆动(又称为极移)的轨迹是逆时针方向,变化一圈的时间需时一年多,且呈现螺旋形状,渐大渐小相交替。从图1可发现一个问题:极移的轨迹并不是绕着北极(图中的五角星)位置旋转,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要追溯到当初的“北极”是如何标定的。根据国际约定,我们现在所谓的北极,是1900~1905年极移轨迹的中心点(CIO, Conventional International Origin),今天的中心点(图中红色的2000位置附近)已相对于CIO(五角星)漂移了10米左右。另一种观测是图1中红线所示轨迹,表示的是从1900年以来,每十年的平均极位置。粗略地讲:从过去的记录来看,“真正”的北极并不“安分守土”,而是不断朝西经80°方向(加拿大东北部),以每年10厘米左右的速度漂移。所以,地球的极移,除了绕着打转的摆动之外,还加上了轴的漂移,这种情况和台风与台风眼有点类似。极轴漂移的原因至今尚不清楚,但是却有个看似非常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它和海洋、冰冠之间的质量交换,以及冰河期后的大陆抬升有关。

为什么极移的轨迹既绕圈,又大小变化呢?这源于年摆动和钱德勒摆动两者的叠加效果。由于两者周期相近,振幅相近,叠加起来形成了力学和声学中常见的“拍”(beat)现象,使得极移具有一个6.4年的周期变化[4]。为了对极移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论述,我们还可以通过频谱方法(或滤波方法),将总的极移分解为几个特定的频谱分量。图2和图3最上边的图分别给出了极移X和Y分量、下边的三个图分别是分解之后的钱德勒摆动、周年极移以及其他信号(包括噪声)时间序列。

 

图2 极移X分量                       图3 极移Y分量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地球钱德勒摆动的振幅从发现以来变化非常大,其激发机制(或者说动力来源)一直是地球物理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二个科学难题。从理论上讲,地球的钱德勒摆动必需有一种或多种激发源来维持,否则,其摆动最终会消失。年摆动既然是季节性的,显然是气象变化激发的。虽然目前能够比较好地观测全球的大气、海洋、陆地水、冰雪等数据,经过仔细计算后还是发现,我们还不能很好地解释所观测到的年摆动。至于钱德勒摆动,如果没有激发源,则会因为地球内部的非完全弹性,潮汐摩擦,核幔耦合,液核消耗、地幔流变等,将能量耗尽,最终(30~100年)会停摆。但根据一百多年的观测结果,钱德勒摆动的振幅时大时小,其变化周期并不确定。显然,钱德勒摆动在不断受到激发。那么,到底是什么激发了钱德勒摆动呢?有学者认为,激发源很有可能是海洋的洋底压力变化和大气质量变化。这两者目前能够解释60%左右的钱德勒摆动[5,6]。值得一提的是,钱德勒摆动是时变的,我们目前能获得的激发数据,大多来自气候模式,由于观测的缺失,气候模式本身必然有明显的局限性,而且大气和海洋激发也只是在特定时间段符合得比较好,对于整个长时间的钱德勒变化,目前还缺乏很好的解释。至于其他的激发源,可能源于地球的外核、陆地水、冰雪圈、地壳(地震)和地磁场突变等[7,8]。

地球物理学家之所以对钱德勒摆动这么感兴趣,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变化是源于地球的非球状效应,大气、海洋和陆地水、冰雪圈运动,地球内部运动,地幔非弹性,地球自转轴和惯量轴不重合,地球液态外核以及地球系统各个圈层的耦合作用等。正因为如此,科学家才能根据地球自转的变化(包括钱德勒摆动)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地球,检验地球模型的正确性等,其理论和实际意义重大[9]。

钱德勒摆动的激发源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地球物理学家一百多年,始终疑团未解,但也激励科学家努力寻找最终答案。

参考文献:

[1] 赵丰.见微知著―话地球自转[J]. 科学月刊,1990,21(11): 866-876.

[2] Lambeck K. The Earth's Variable Rotation: Geophysical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0

[3] Dick W. R., and B. Richter, IERS Annual Report 2000,http://www.iers.org/MainDisp.csl?pid=47-25778

[4] Lambert, S. B., C. Bizouard, and V. Dehant. Rapid variations in polar motion during the 2005–2006 winter season [J]. Geophys. Res. Lett., 2006, 33: L13303, doi:10.1029/2006GL026422.

[5] Gross, R.S. The excitation of the Chandler wobble [J]. Geophys. Res. Lett., 2000, 27: 2329–2332.

[6] Liao D., X. Liao, and Y. Zhou.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excitation of the Chandler wobble [J]. Geophys. J. Int., 2003, 152: 215-227.

[7] Chao B. F. Forcing of polar motion in the Chandler frequency band: an opportunity to evaluate interannual climate variations [J]. EOS, 2005, 86: 26-27.

[8] Gibert, D. and J. L. Le Mouel. Inversion of polar motion data: Chandler wobble, phase jumps, and geomagnetic jerks [J]. J. Geophys. Res., 2008, 113: B10405.

[9] 傅容珊,刘斌.固体地球物理学基础 [M].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9: 49-62.

(闫昊明供稿)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附件列表:
版权所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鄂ICP备20009030号-3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武汉徐东大街340号(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