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验室介绍 科研进展与成果 研究队伍 开放交流 技术支撑 科学普及 关于我们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能源与全球环境变化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1日 【 】 【打印】 【关闭

全球环境变化(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GEC)是由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相互交织的系统驱动所造成的一系列陆地、海洋与大气的生物物理变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分别在1990年、1995年和2001年发表了3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在1990年发表的首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中,IPCC向人类警示了气温升高的危险。这份报告推动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在1995年的第二份报告中,IPCC认为,“证据清楚地表明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这份报告为《京都议定书》1997年得以通过铺平了道路。《京都议定书》要求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要在2008~2012年期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  在2001年的第三份报告中,IPCC表示,有“新的、更坚实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全球变暖“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可能”表示66%的可能性。IPCC发表第四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表示90%以上的可能性。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温室效应             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           温室效应漫画

 

CO2浓度增加

    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显著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几千年来的浓度值,其中二氧化碳浓度值从工业化前的约280 ppm增加到2005年的379 ppm,甲烷浓度值从工业化前的约715 ppb,增加到2005年的1774 ppb,氧化亚氮浓度从工业化前的约270 ppb,增加到2005年的319 ppb.

全球CO2 浓度观测曲线

 

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

   验潮站(蓝色)和卫星(红色)测高得到的全球海平面变化            山岳冰川融化

 

地球的温度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四份评估报告,全球平均气温在1906到2005年的一百年间升了0.74度。而在1956到2005年的50年,每10年上升0.13 度,升幅是过去100年的两倍。过去12年中(1997-2008),有11年(1998, 2005, 2003, 2002, 2004, 2006, 2007, 2001, 1997, 2008, 1999)名列最暖的12年内。

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

干旱

(冯伟供稿)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附件列表:
版权所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鄂ICP备20009030号-3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武汉徐东大街340号(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