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应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吴忠庆到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交流,并作题为“结合矿物波速数据和地震学结果探索地球深部”的学术报告。
报告首先介绍了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各种地幔矿物在高温高压下的地球物理参数,并与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以此约束地球内部的矿物组成及其分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报告对地震学方法反演的地球内部波速结构特征进行了解释和讨论,例如斜方辉石在地幔楔的富集作用可能导致低Vp/Vs波速比、地幔转换带顶部水含量可影响410公里间断面起伏、800公里左右深处出现散射信号的可能是由于瓦兹利石脱水造成的,并对下地幔的成分做了详细的介绍。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就在第一性原理计算中涉及到的近似变换,非谐效应及参数设置及下地幔波速横向不均匀性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吴忠庆1997年获四川大学水利系学士学位,2000年获浙江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2003年获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2003年起先后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化工材料系,南加州大学化工材料系做博士后,2010年起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材料在高温高压下的物性,发展了一个计算高温弹性特性的方法,其所需的计算量不到常规方法的十分之一,利用该方法研究了地幔多个重要矿物的弹性特性,探讨这些结果对认识地球深部组分、温度和动力学结构的意义,在Nature、PNAS、JGR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学术报告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