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应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德国国家地球科学中心(GFZ)汪荣江教授到中科院精密测量院交流,并做了题为“Pre-P-wave elasto-gravitational (PPEG) signals and their potential use in modern seismology”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实验室副主任汪汉胜研究员主持。
报告会上,汪荣江教授首先分析了地震引起的重力前驱波的观测及其产生的机理,随后介绍了包括地球自重效应的合成地震图计算方法,以日本大地震为例计算地震引起的P波到达之前的重力加速度变化,并与宽频带地震台站上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认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报告还探讨了重力前驱波在快速确定大地震震级以及大地震引发海啸预警方面的应用前景。参会人员与汪荣江教授就大地震产生的重力前驱波的观测、以及弹性波场与重力扰动耦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深化了地震引起的重力变化机制的认识。此次会议进一步推进了大地测量学与地震学交叉融合研究。
汪荣江教授,德国国家地球科学中心(GFZ)资深科学家,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在地震学、大地测量学及相关交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发展了今天广泛应用的与纬度相关的地球潮汐改正理论;作为最初的理论创始人之一,解决了如何在半空间位错模型中正确引入重力效应的问题,在利用地震学和大地测量学数据联合反演震源参数和地壳应力分布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开发与编写了一系列地球物理计算与应用软件,他发展的计算地震学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地震波的正演与反演。目前已发表SCI论文100多篇。获得了象征德国地球物理学最高荣誉的“恩斯特·冯雷博伊尔-帕施维茨奖章”(Ernst von Rebeur-Paschwitz Price)。
报告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