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验室介绍 科研进展与成果 研究队伍 开放交流 技术支撑 科学普及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第392期双清论坛“大陆极浅源地震的多学科原位观测技术体系与孕育机理”在武汉召开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1日 【 】 【打印】 【关闭

会议现场

2024年12月5日-6日,自然科学基金委第392期双清论坛“大陆极浅源地震的多学科原位观测技术体系与孕育机理”在武汉召开。本次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学部及计划与政策局共同主办,论坛主席由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倪四道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杨春和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共同担任。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计划与政策局副局长姚玉鹏、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周欣、论坛主席倪四道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姚玉鹏常务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地震孕育机理是复杂的系统科学问题,亟需以大陆极浅源地震为突破口,从复杂系统科学视角,探讨在现今智能时代背景下如何将震源研究从以反演为主的方式发展为具有原位采样实证性、可控试验验证性、定量可预测性的研究,从而构建地震原位观测技术体系,深化地震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希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通过思想碰撞、多学科交叉,共同凝练该领域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为科学基金在该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周欣院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与国内同行加强交流学习,共同推动地球科学与原子物理、分子化学领域的交叉,为提升地震科学研究智能化贡献力量。

倪四道院士代表论坛主席致辞,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要目的、组织形式和特点。他表示,希望每一位与会专家都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共同为攻克地震研究中的重重难关献计献策,推动我国地震机理研究的创新发展。

本次论坛安排了1个大会报告、4个主题报告,围绕“大陆极浅源地震起止过程及源区精细结构”“大陆极浅源地震原位观测与分析前沿技术”“大陆极浅源地震孕育机理”等3个议题安排了12个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在讨论中认为,本次论坛以大陆极浅源地震为突破口,探讨和凝练了大陆地震的多学科原位观测技术体系与孕育机理中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科学与技术问题,并为震源过程实证化研究提出了建议,将有力地深化地震科学前沿研究,有效地服务国家防震减灾重大需求。

张培震院士、陈晓非院士、孙友宏院士、潘一山院士等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位专家学者,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与政策局副局长范英杰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本次论坛。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代表、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优秀博士生)负责人代表受邀参会。(地球科学部赵倩、程惠红,计划与政策局李铭禄、雒毅供稿)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附件列表:
版权所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鄂ICP备20009030号-3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武汉徐东大街340号(430077)